这真的是做工又很粗糙,有很耗时的一期,总之延续了之前的风格,错别字,语句不通肯定是有些的,大部分仅供分析思路的参考。
预估小程序达成的GMV大约是万亿量级,按照几大部分的占比来看,电商类:服务类:本地生活类= 6:4:2。
一个季度大概是1800亿的电商收入,其中800亿是广告收入,此外,阿里电商逐渐越走越重,从之前搭平台收佣金模式,到慢慢自己下场, 直营部分的占比更大,高鑫天猫盒马等。
拼多多的季度营收达230.5亿元,月活用户数达7.385亿,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为104亿元
运营利润为20亿元,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。
以2020年的数据来看,行业总规模可以突破万亿,再造一个淘宝,直播场次突破4000万场。
根据某研报数据,2020年淘宝直播大约4000+亿,抖音5000+亿(小店1000+,导流3000+)快手近4000亿。
还是老传统,本质用一句话先总结一下,借用监管部门的官方对直播电商平台的定义:通过直播方式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,并实现产品或服务交易的信息网络系统。
这也解释了数据层面我们也首先看了电商的发展空间,因为直播电商本质上还是电商的,直播只是一种渠道而已。
说到渠道,“而已”两个字觉得自己用的就不是很恰当了,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在验证方式方法、传播渠道的巨大力量,其往往可以带来生产力的进步,时代的变迁,而在营销上也更是如此,每一次渠道的变革相伴随的还有一批新品牌的崛起。
比如早年间还是大卖场时代,国外品牌强势,国内少数品牌占据市场,鸿星尔克,贵人鸟这些品牌进入不了大商场,直到城市丰富商业建设,步行街大量引入这些品牌,才慢慢成长为今天国货品牌,再比如最开始电商平台崛起,很多大牌并不是很看得上淘宝等平台,空窗期却也成长起来了一批韩都衣舍等服饰鞋帽品牌。
而现在短视频种草、直播割草的链路越来越顺畅,很多产品甚至被打上了抖音爆款或者是小红书爆款,再加之供应链层面国货制造力升级、需求层面国内消费升级,必有众多新消费品牌会伴随着新的渠道升级而崛起。